
“毛某作为分管机关领导,虽然对何某某重复领取交通补助一事不知情,但也有财务报账审核把关不严的责任,建议不予立案,给予批评教育……”日前,通城县纪委监委召开问题线索分析处置专题会,对近期受理的问题线索逐一讨论研判、把脉会诊。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针对案件查办中存在的结案质量参差不齐、年轻干部工作经验不足等实际情况,以“办案质效提升年”为抓手,采取强化问题线索处置研判、片区协作联动办案、严把案件审理关口等措施,不断规范案件办理工作程序和标准,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问题线索处置是监督执纪工作的源头。 该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问题线索集体研判机制,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信访室、案管室、纪检监察室、审理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体研判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信访举报件内容、成因,研判其价值并落实处置方式。同时,对问题线索实行“清单式”管理,每周“对账式”督促办理进度,压实承办单位问题线索处置和管理责任。
“我们根据问题线索疑难复杂程度及各承办单位特点,采取‘室组’‘组组’‘室组地’等形式灵活组建调查组,以片区协作联动解决临时搭伙配合生疏问题,推进问题线索和案件查办一体结合、高效统筹。”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纪检监察干部新手较多、实战经验不足、办案能力欠缺及人情干扰等问题,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利于工作”的原则,构建“3+N”片区协作机制,建立以纪检监察室为主体,贯通派出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的协作片区,对于涉及多部门、跨领域的疑难复杂案件实行联合办理,对于案情清晰的一般案件则由承办单位自己办理,推进案件快查快结,不断提高监督办案质效。截止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召开协作会议16次,通过片区协作立案6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4人,移送司法机关3 人。
在推动协作联动办案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案件质量评查作为发现问题、推动整改的重要途径,聚焦基础材料、程序手续、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和处分执行等关键环节,组织联审员对审结的138起案件进行全面“体检”,开列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并灵活运用提前介入、个别指导等方式,逐一对账销号,以评查倒逼案件质量提升。
“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规范工作程序,强化业务指导,不断总结经验做法,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为引领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罗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