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仕昌在回通城省亲的途中,遇到六王爷滥杀百姓陷害他人,且以一箱黄金向其行贿想要宽大处理,但他不畏强权、不徇私情,依法处理六王爷为百姓平反……”近日,在通城县文化馆内,馆长李健正为演员们讲解新编排的通城打锣腔《刘绣衣断案》的剧情主旨。
近年来,通城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作,深入挖掘蕴藏本地特色文化、人文历史中的廉洁基因,通过夯实阵地建设、拓展教育载体、创新话语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厚植崇廉尚洁的文化土壤,推动形成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在通城县隽水镇雁塔广场,廉洁主题步道“清风路”上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步道两旁精心设计的廉政对联长廊、清官名人的雕塑石刻、广为流传的廉洁故事,吸引着过往的市民时不时驻足观看。“我们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廉洁广场、楼道、长廊等群众身边的各类‘微阵地’,聚力将抽象的廉洁文化变成群众可看、可感、可触、可亲近的活动场所。”该县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说道。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四庄乡清水·廉文化馆、五里镇左港善缘谷等廉洁文化教育基地5个,每年参观人数达2万人,打造村(社区)清廉书屋、校园清廉读书角等阵地80余处。
“电影拍得很真实,这样的事很可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引发我们的心理共鸣。”观看完通城县供电公司聚焦廉洁风险拍摄的微电影《三思》后,某单位干部感慨道。
廉洁文化作品,是做好廉洁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该县纪委监委联合相关单位编排原创戏曲《屠夫状元》《黄袍母亲》,摄制微电影《家》《以清廉 映眼帘》,举办廉洁书画展、开展廉洁故事征稿等系列活动,将廉洁教育搬进剧场、送入荧幕、融合墨香,推动廉洁文化形神兼备,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此外,聚焦机关、学校、企业、群众等不同领域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该县纪委监委强化与相关单位统筹联动,组织开展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廉洁文化活动。深入学校举办廉洁主题演讲、“小手拉大手”家庭助廉等活动;深化纪企共建,对民营企业干部职工讲纪法知识、送廉政书籍,帮助筑牢思想防线;开展“送廉戏下乡”主题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浸入人心。2024年,全县共制作廉洁文化视频3个,开展各类实践活动20余场,覆盖人数达4000余人。
“廉洁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持续探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积极构建廉洁文化建设矩阵,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蔚然成风、深入人心。(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