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燃气管道换新了,还安装了防护设施,安全隐患解决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家住通城县隽水镇水利小区的杨大伯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燃气安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将整治燃气安全问题作为民生领域监督重点,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燃气安全主体责任,全链条消除风险隐患,筑牢燃气安全“防火墙”。
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出纪检监察组“嵌入式”监督优势,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制发工作提醒等形式,督促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城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同时,督促相关单位全面开展“带病运行”燃气管道隐患清零行动,重点对燃气庭院管道、燃气立管、调压设施等进行排查,并建立完善天然气信息化监管平台,以信息化工具赋能燃气监管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老旧小区庭院燃气管道改造91.52公里,排查出燃气“问题管网”13.003公里,已全部完成整改。
“为推动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廉洁高效推进,我们围绕招投标程序、改造质量、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隐匿其中的围标串标、偷工减料、虚假改造等问题,确保好政策真正惠及群众。”该县派出第四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道。
“瓶装”液化气安全监管也是重点。为此,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瓶装”液化气安全,综合运用“纪检监察+职能部门”联合监督模式,会同应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深入餐饮、小区、液化气充装站等场所,对液化气经营、运输、储存、充装使用、安全“三件套”加装等环节开展专项检查,推动14处安全隐患整改。同时,为解决燃气企业“小散乱多”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将全县19家液化气站进行整合重组,保留7家充装站和12家供应站点,制定统一规范、实现统一管理。
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做好燃气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充分运用小视频、电子海报、手册宣传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推动从业人员及群众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制作宣传小视频5个、发放燃气使用安全手册6500余份。
“守城市‘烟火气’,护万户平安。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对履职不力的部门和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罗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