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这座桥只见桥墩不见桥面,‘半吊子’工程看着堵心得很。现在桥修好了,不仅方便灌溉,我们心里更是舒坦。”近日,通城县马港镇石溪村五组村民老郭一边忙着下田春种,一边对前来回访的该县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在马港镇石溪村监督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进展情况时,发现了奇怪的一幕,不少村民架着楼梯、穿着雨鞋横穿河道,而不远处,一座没有桥面的桥墩孤零零立在河道中央,督查员随即对村民开展走访。
“以前那里有座石头桥,被拆了之后就建了个桥墩,没修桥面,我们向村里反映过,但是没人回应”“现在河里没多少水,还能架梯子走近道,等涨水了,就要多走二十分钟才能到河那边”……在走访过程中,村民纷纷围上来“大吐苦水”。
“桥梁修了桥墩,后面工程迟迟没有推进,是什么原因?是否存在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我们必须尽快了解事情原委,解决问题,不能让这座桥寒了群众的心。”督查组立即将村民出行难、过桥难问题向相关负责人进行汇报,随即该县纪委监委启动“组地”联动机制,由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联合马港镇纪委开展调查。
经走访周边群众、查阅台账资料后,调查组得知,石溪村在2021年被纳入通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因项目施工需要拓宽河道,且老石板桥也已成为危桥影响出行安全,故施工方在和村委会沟通后决定拆除老桥新建一座宽4米的新桥,新桥由施工方负责建设桥墩、村民自筹建设桥面。后来由于村民与施工方意见不一致、施工方提出缩减新桥宽度的替代方案也未能被采纳等原因,导致桥面修建被搁置。
为解决新桥桥面修建问题,该县纪委监委与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进行沟通争取桥梁建设资金,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立起了一座长约十米、宽约一米的钢制桥。并召开屋场会,对村民进行政策宣讲,避免出现“桥通心不通”的情况。同时,对因违反群众纪律,未能及时发现、积极处理桥梁修建问题的项目负责人杜某某进行诫勉谈话。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监督的着力点。下一步,我们将在监督中发现的作风不严不实、消极应付等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严格追责问责,用有效监督护航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