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信访室跟班轮训的那一个多月,让我处理基层矛盾纠纷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近日,通城县五里镇磨桥村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黄某在向县纪委监委信访举报中心反馈某信访问题解决情况时开心地说道。
此前,县纪委监委信访举报中心接到群众反映,五里镇磨桥村某村干部饲养生猪却没有对污水做好排放处理,导致污水直接流向沟渠,影响周边环境,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群众多次和村干部沟通,但事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问题虽不属于信访受理范围,但信访室立即联系黄某,督促其实地查看情况,安抚群众情绪,妥善化解邻里纠纷。黄某在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调,使其达成一致意见后,还就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与该村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廉政提醒,村干部深刻反省,第一时间修缮好自家养猪场化粪池,解决污水外溢问题。一件让群众闹心、烦心事在短短两天时间便迅速得到解决。
今年来,为持续提升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力度,县纪委监委在充分利用省市各类培训资源抓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分批从185个村(社区)中选派村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到县纪委监委机关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班轮训,通过跟班学习、跟案锻炼的“练兵”模式,对其进行“充电蓄能”。
短板弱项是哪些,轮训的重点就放在哪里。县纪委监委对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分析、评测后,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对“四风”问题监督整治、巡察工作、村级“三资”监管、农村和城市低保政策、如何化解基层信访矛盾等12项内容进行轮训。
为确保轮训取得实效,县纪委监委采取“1+2导师”带班制,即1名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配备1名以室主任为主的“资深导师”和1名以青年业务骨干为主的“专业导师”,通过导师们“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授技巧,使其尽快熟悉工作业务、历练工作作风,成长为基层一线的“监督哨”。
“跟班不是打下手、跑跑腿,真正目的是让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取到‘真经’,以规范有效的监督助力乡村振兴。”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张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