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通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念好尽责、担责、督责、保责、问责“五字经”,分项落实,扎实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以上率下,主动尽责。县委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坚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做到“四个亲自”、“四个带头”,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带头讲廉政党课、带头作出廉政承诺、带头参加民主生活会、带头参加责任制检查考核。2014年以来,县委书记先后6次亲临县纪委监察局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汇报;亲自研究部署重要节点作风建设明察暗访工作;县委书记和县纪委书记亲自对落实责任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进行廉政约谈72人,县委常委亲自给县直有关单位讲廉政党课50多次。
明确主力,逐级担责。出台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乡镇、县直部门等7个层次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清单,对集体责任、第一责任、分管责任进行规范明确,并分层进行“签字背书”,扣紧责任链条;县委先后下发《通城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等4个专门文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对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了划分,要求全县各级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种好各自的“责任田”;对各职能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每项工作任务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担当的责任体系。
传导压实,警示督责。去年以来,县委书记带头分两次约谈了11个乡镇和21个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召开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推进会,督促履职尽责,15名单位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举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教育培训班,对“两个责任”进行解读;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作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告诫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2015年新年伊始,县委书记分层分批,主动与11名县委常委和县人大、政协主职进行工作约谈;与13家县直重点部门党政主职和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再约谈,要求守政治纪律、讲政治规矩,立足早教育、早预防,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多管齐下切实将责任督上来,把压力传下去,层层压实。
撑腰壮胆,大力保责。县委全力支持纪委“三转”,大力保障纪委聚焦执纪监督主责。清理或退出县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136个,仅保留9个,精简幅度位居全省县级前列;对落实纪委书记(纪检组织)排序和分工落实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专题约谈;支持县纪委内设机构调整一次性到位,执纪办案人员达到73%;迅速完成县纪委机关扩员强将,公开遴选6人,重用4人,交流2人;联合检察、公安、审计等部门建立办案人才库,配齐、配强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加大纪检监察机关经费保障力度,切实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撑腰壮胆。
考核倒查,严肃问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个暂行办法》,坚持半年抽查、年终检查,由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县委常委参与,对全县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照责任清单进行检查考核、量化评分,对考核结果及时公开通报,向社会公开。对排名后5位的单位发函整改,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约谈;对存在重大作风问题和重大腐败案件的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查案件本身的问题,又查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去年以来,除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纪律处分外,还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2名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党政纪处分、8人进行了诫勉谈话。(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