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操大办不仅费钱费力,还没啥实际意义。现在村里都提倡新办简办,我们打心底支持。”日前,在观看完移风易俗主题戏曲演出后,通城县关刀镇道上村村民李念文说道。
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增加群众负担,影响社会风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顽疾”。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把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作为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的破题点,聚焦主体责任,紧盯重点领域,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人”,牵头制发《通城县党员干部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嫁娶事宜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宴请规模、标准以及邀请对象等进行规范;要求党员干部严格落实婚丧嫁娶事宜备案制度,如实报备操办时间、地点、事由、拟请客人数等有关事项,并及时开展谈话提醒,重申纪律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2024年,该县纪委监委已审查报备操办婚丧喜庆58起,提醒纠正超出标准5起。“春节前后是操办婚礼、乔迁等喜庆事宜的高峰期。我们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通过驻点监督、明察暗访、重点抽查等方式,摸排党员领导干部或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为切实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不正之风蔓延,该县纪委监委整合各纪检监察室、派出纪检监察组以及乡镇纪委力量,聚焦职能部门推进移风易俗责任落实、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情况,深入一线开展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扛牢责任,着力查纠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责任、作风和纪律方面的问题。2024年,该县纪委监委共查处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
农村是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最后一公里”。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通过印发移风易俗工作宣传手册、组建红白事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行清单积分制评比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督促职能部门利用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祭扫时间节点,适时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践行新风尚。充分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基层神经末梢”优势,对村(社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全程监督,让新风正气在全县不断充盈。
“移风易俗关乎党风政风民风,重在久久为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高监督质效,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实,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