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你们还特地跑一趟跟我们说这件事情,现在我的问题全都搞清楚了,对这个处理结果也很满意!”日前,通城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大坪乡栗坪村向实名举报人黎某某面对面反馈办理结果,最终解开了黎某某的“心结”,并签下了息访承诺书。
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接收群众问题线索反映的主渠道,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把及时化解和处置初信初访工作作为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首道关口,通过压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狠抓问题线索办理,高效解决群众诉求,不断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效,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在初信初访受理阶段,根据信、访、网、电、微等不同举报方式分类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做精做细信访举报溯源管理。加强对初信初访的分析研判,采取初次研判、集中研判、集体会商等方式,精准剥离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问题,对业务范围内的举报,认真收集举报材料,及时移交承办部门,限期反馈调查结果;对业务范围外的信访举报,建立健全精准分流转办和追踪督办机制,将信访问题分流至职能部门处理的同时,督促相关派出纪检监察组跟踪督办推动问题解决,确保群众访有所应。
“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是否受理、由哪个部门正在办理、办理进度如何,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介绍,为保障群众知情权,该县纪委监委实行实名举报“一信四反馈”机制,即对每份实名举报件进行受理时接收反馈、办理前承办反馈、办理中进度反馈、办结后结果反馈,及时为信访人释疑解惑,让信访人全程了解掌握办信情况,避免重复访、越级访发生。
查处问题不是信访举报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处理信访矛盾的终点。该县多措并举,统筹发力,构建“大信访”格局,针对反映问题复杂、涉及多个部门、业务内外交织的疑难信访件,通过县委领导包案、成立专班领办、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压紧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和化解责任,共同推动矛盾化解,真正做到信结事了、息诉罢访。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受理信访举报136件,已办结105件,实名举报件反馈率100%,群众满意率91%。
“初信初访处理不好,往往会成为重复访、越级访的导火索。”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深化提升初信初访办理效率和质量作为信访举报工作的重点,做到群众初信初访实时督办、实时化解,让群众信访的“第一站”变成问题化解的“终点站”。(张海意 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