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助金已经收到啦,多亏了你们,否则我们都不知道还有这笔钱呢。”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通城县马港镇纪委工作人员,平湖村吴某的父亲吴万华十分开心。此前,马港镇纪委收到县乡村振兴局移送问题线索,反映该镇平湖村学生吴某“雨露计划”信息被漏报。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雨露计划’是国家教育扶贫的政策,绝对不能打折扣。”马港镇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对该问题线索进行初步核查。
“数据反馈你们村的吴某符合‘雨露计划’申报条件,怎么没给他申请呢?”调查组来到平湖村村委会了解情况。
“吴某不符合申请范围,2021年他初中都还没毕业,我就没把他报上去。”村党支部书记潘某某说道。
“你们实地核查过吗?按年龄来说,吴某初中应该毕业了。”调查组追问。
“吴某一家不在村里住了,我去他亲戚家里都问过,他确实是没毕业。”潘某某不假思索答道。
“雨露计划”针对的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里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且取得学籍的在校生。难道情况真如潘某某所说,吴某还没上高中?调查组随即来到吴某家附近开展走访调查,并向其亲戚、邻居了解情况,寻找吴某家人的联系电话。
经走访核实,吴某家共5口人,现工作生活都在惠州,吴某2021年已经初中毕业,目前在惠州市某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其情况符合“雨露计划”申请条件。
“吴某真的还没有初中毕业吗?你作为吴某的帮扶责任人,有认真去了解过具体情况吗?”在收集到相关证据资料后,调查组再次找到潘某某进行谈话。
“我还有跟吴某父亲打电话的记录,不信你们看……”潘某某拿出手机向调查组工作人员展示,可通话界面上显示的“未接通”三个字让潘某某瞬间满脸通红,最终说出了实情。
原来,因为吴某家未在村里居住,潘某某与其一直都是电话联系,核查“雨露计划”人员名单时,潘某某未能打通吴某家人的电话,也没有进一步核实情况,仅凭记忆认为吴某还在上初中,没有为其申报“雨露计划”。
最终,潘某某因违反工作纪律,且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被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吴某应当享受的3000元雨露计划补助资金也被补发到位。事情发生后,马港镇纪委举一反三,督促镇教育总支及各村(社区)对全镇281名享受“雨露计划”补贴的学生情况进行重新核查,确保惠民补助政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吴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