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青菜都是刚摘的,新鲜得很!”“我们家的鸡蛋都是正宗的土鸡蛋……”一大早,通城县便民疏导点内的叫卖声、问价声不绝于耳。新的一天在“烟火气”中来临。
便民疏导点的建立、“烟火气”的回归还要从通城县委巡察机构开展的一次常规巡察说起。
去年7月,通城县委第二巡察组进驻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在走访多个集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时,工作人员发现,隽水镇南门百佳兴超市旁菜农随意摆摊、通道堵塞、交通秩序混乱问题严重,附近居民颇有怨言。
“这条通道长期有菜农随意摆摊,把出入口堵了个严实,每天开车都提心吊胆,非常不安全。”
“是啊,而且每天散摊后留下了很多菜叶、鱼渣之类的垃圾,影响小区形象。”
在认真记录下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后, 工作人员来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了解情况。
“这附近居民较多,不少流动菜农聚集在这里摆摊,形成了一个天然集市。我们进行了多次疏导,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边是居民日常生活,一边是商户家庭生计,哪一头都不能放弃。我们要想办法留住这来之不易的烟火气,也要守护城市形象。”随后,巡察组立即向县城市管理局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
在巡察组的督促下,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隽水镇等部门协作开展走访调研、市场选址,最终在湘汉路老物资局的空闲地建成了一个面积为130平,可容纳30个摊位的临时便民疏导点,将菜农引导到便民疏导点进行经营活动。
“在这里我们用不着风吹日晒,比之前的环境好多了。”面对前来督导回访的工作人员,菜农王大爷说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我们将把‘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运用到巡察工作中,以‘蹲点式调研’、‘问计式走访’,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县委巡察机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