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群同心 共度难关
——隽水镇防汛救灾工作纪实
今年入汛以来,隽水镇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河水上涨、道路冲毁、山体滑坡、群众受灾……面对严峻的灾情,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防汛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精诚团结抗洪魔,携手同心保家园,在防汛救灾一线深入践行了“两学一做”。
一、以险情为令,在主汛期备战中防范到位
6月中旬以来,连续强降雨使土壤处于超饱和状态,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镇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多次召开全镇紧急防汛工作会,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做到“四个到位”。即:隐患排查到位。对全镇范围内的水库、塘堰、河堤、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地段采用拉网式排查,消除隐患,并做好加固等防范措施。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带领党员干部连夜徒步到各大水库排查险情,保证了水库安全。汛情通知到位。各包村(社区)干部第一时间深入所包村(社区),利用广播、锣鼓号等多种途径,动态播报雨情、水情和灾情,及时向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切实提高群众的防汛意识,把防汛工作安排部署通知到每家每户每个企业。人员撤离到位。南福小区处在地质灾害范围,镇、村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由于组织及时,行动迅速,无一人员伤亡。全镇在防汛期间紧急转移安置及疏散各危险段人员48235人。警戒通讯到位。镇防汛办坚持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做好晴、雨天汛情记录,各村社区设立汛情巡逻员,每半小时向镇党委汇报一次,所有机关干部坚守岗位,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二、党员冲锋在前,在防汛保卫战中大显身手
党员带头冲锋。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带头冲在了救灾的第一线。镇党委主要领导深入防汛救灾一线,靠前指挥防汛救灾工作。7月17日2时30分,柳峦村二组河堤与道路告急,随时都有被洪水冲断的危险,严重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情况万分危急。在接到险情报告后,镇党委书记续红林、镇长王玉坤冒雨赶往现场部署工作,迅速组织40余名党员和群众进行道路抢修,及时控制了险情,保证了2000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镇政府组织50名机关干部组成防汛抢险小分队,白天分赴各村,查看灾情,安置受灾群众,晚上通宵值班,集中待命。在连降暴雨等重点时期,对19个村(社区)实行24小时坚守巡查,密切关注水位险情。镇村上下一心。险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灾情发生后,镇防汛指挥部迅速行动,全镇所有干部立即赶到所包保的村(社区),到处察看险情,制定抢险方案,开展生产自救,迅速转移危险地带群众,同时协调交通、国土、电力、通讯、派出所等单位奔赴在一线,及时排险保障了群众的正常生活。
三、群众利益至上,在灾后重建中尽现真情
连日来强降雨共造成全镇55户房屋倒损,农作物倒伏及水浸受灾20098亩,自来水管道冲毁8900米,家禽损失15209只,牛损失12头,猪304头,羊24只,耕地水冲沙压2955亩,村级道路损毁及危险无法通行2.1公里;护村及护田坝损毁7.8公里,估计损失2.48亿元。灾后重建工作任务艰巨,镇党委不等不靠,把灾后重建工作当作是一种神圣职责,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点。第一时间召开了灾后重建工作会,就如何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等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镇党员干部立即下村、社区进行查验道路损毁和受灾情况,看望受灾群众,鼓励村民生产自救,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并热情、积极做好受灾群众来访登记和解释工作,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成立19个工作组,及时赴所包村(社区)进行灾情核查,详细核查每一个村(社区)的受灾信息,核准基础数据,加快恢复电力、供水、通讯、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全力以赴为受灾群众重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