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动态 > 宣传工作
通城: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廉”文化
发布日期:2019-04-24 16:51        文章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1927年,通城县各区乡农协分别组建农民自卫军。全县有农民自卫军2500余人,枪400余支,弹药百余箱,为秋收暴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日前,通城县塘湖镇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讲解员正在向前来参加“红廉”教育活动的马港镇党员干部讲解“八·二〇”暴动的故事。


近年来,通城县充分挖掘自身红色教育资源,将红色教育寓于廉政文化建设之中,传承红色廉政文化,积极营造“敬仰先烈、崇尚廉洁”的氛围,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把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通城县紧抓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机遇,以“一馆四址”为主体,即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湘鄂赣省委党校旧址、通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河革命烈士纪念碑旧址、“革命母亲”黄菊妈墓地旧址,倾力打造湘鄂赣三省闻名的塘湖“红色小镇”。


在打造“红色小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同时,该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将“红廉”文化融入“廉政文化一条街”建设中,以标语、故事、漫画等多形式进行展示,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时刻受到本土“红廉”文化的浸润和教育。


据统计,第一季度,共有1000余名党员干部和3000余名中小学生来到塘湖开展“红廉”教育活动,以重温入党誓词、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扫墓等形式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弘扬廉政文化。


“‘红色小镇’是一处风景,更是一种精神指引,来一次身心就受一次洗礼,沉浸式体验让我们感到廉政教育没有‘局外人’,身为党员干部,要给思想加把‘锁’,让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保持‘足色’,才能把自己炼成‘精金’,实现更大的作为。”该县马港镇纪委书记、派出监察室主任汪秀丽说。


“纪律是钢尺,文化如涓流。‘红廉’文化就像水一样,能够春风化雨、温润心灵。”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全县第二十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党规党纪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在深化、持续上下功夫,以“红廉”文化宣传教育不断擦亮党员干部的精神底色。(皮江星)





主办单位:中共通城县纪委、通城县监察委员会
联系电话:0715-4339045    地址:通城县湘汉璐297号
  投稿邮箱:tcxjwxcb@163.com    技术支持:通城县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
网络警察

您是第位访客

关闭
清廉通城 微信号:tc43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