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身边教材”直击人心 以案说纪警钟长鸣
发布日期:2018-12-07 17:06 文章来源:本站
今年来,为强化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通城县纪委监委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前,把“触及党员干部灵魂”作为检验警示教育效果的标准,将身边案例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通过印发案件通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组织旁听庭审、进行党纪法规宣讲、建设廉政阵地等多种形式推进廉政教育做深做实做细,用“活教材”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标,为党员干部筑牢“不想腐、不敢腐”的思想堤坝。
以案明纪系好“廉洁扣”。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把强化警示教育作为监督执纪工作的重要环节,县供电公司腐败窝案、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等领域有关留置案件查结后,县纪委监委在案发单位开展警示教育,同时结合教育活动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以通报案情、宣读处分决定、学习忏悔书、座谈讨论等形式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对照检查,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举一反三,以案明纪,并对照教育活动查找岗位风险点,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切实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教育效果。
“本土”教育警醒“身边人”。为使警示教育真正做到精准入心,突出“身边事”对身边人的震撼作用,县纪委监委紧盯“关键节点”和“关键少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教育,先后2次共组织100余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参与庭审旁听,变庭审为“课堂”,“零距离”感受违纪违法带来的惨痛教训。组织6个乡镇的新任村“两委”干部分期分批开展“警示教育日”活动。聚焦扶贫领域、“四风”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将其“晒”在阳光下,形成强力震慑。并在各单位多轮次播放《不忘初心警钟长鸣》、《迷失》等廉政系列短片,警示教育“大礼包”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守住纪律底线。1-10月,先后对44起“四风”典型问题予以通报曝光,对42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案例发出通报7期。
立好规矩形成长效机制。以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宣传教育“十进十建”为契机,该县立足“进”,落实“建”,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警示教育活动使纪法教育“长刺”,还通过建章立制使廉洁教育“长根”。以廉政文化广场、廉政主题公园、廉洁机关、清廉村居等为主题打造县、镇、村“三位一体”廉政阵地,以“廉景”触动“廉心”,增强廉洁向心力。同时,积极探索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全县各单位平均建立完善廉政学习制度、风险防控制度、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管理制度等10余个,严明纪律管长效,立明规矩长效管,通过夯实“制度堤坝”,加强源头治理。
纪法宣讲渗透“清廉基因”。县纪委监委立足做好审查调查的“后半篇”文章,今年8月起,由县纪委常委、有关科室负责人等6人成立宣讲团,带头到乡镇、村组、机关、医院、学校等地开展纪法宣讲。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言简意赅地向基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面对面宣讲新《条例》、《监察法》等党纪法规内容,并创造性地针地不同群体、不同领域开展“点单式”宣讲,宣讲团根据不同单位的“下单”备好课,使纪法宣讲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目前,已开展纪法文化宣讲60余场,切实做到靶向教育“全覆盖”。(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