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文山会海”较真劲
通城县纪委监委督查组人员深入各职能部门,重点对开会次数、发文数量、发文质量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同样的会议多次开、类似的文件重复发、工作微信群过多、片面追求文字资料的“颜值”和“厚度”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问责追责。
盘查家底堵漏洞
通城县隽水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该镇各镇直单位,认真检查各单位财务凭证,紧盯借节日之机以各种名义突击花钱和违反规定乱发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等问题。
一线访谈挖线索
通城县关刀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该镇各村(社区),向贫困户了解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帮扶干部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并详细讲解作风监督“一键通”“随手拍”等网上投诉监督平台的使用方法,引导广大群众运用“码上监督”实现监督全天候、零距离。
发现“新问题”严查“新变种”
对城区主要餐饮娱乐场所、部分酒楼、农庄等隐蔽场所进行突击抽查,逐一认真查看总台订单及消费记录,检查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宴请、化整为零大操大办等情况,坚决揭开“隐身衣”、严查“新变种”。
严查公款购买土特产
督查组深入城区各土特产专卖店,通过实地询问、查看销售发票和记录等方式,全面查找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赠送、收受或公款购买地方土特产问题线索。
线上线下纠问题
构建联动机制,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成“四风”督查组,通过对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烟酒门市等场所实地检查和税务系统检索出的单位消费清单相结合,重点查大额消费发票和购物清单,及时排查发现的疑似“定点消费”“使用公款定期支付”等线索,多措并举严防“四风”反弹。
借助“天眼”查公车私用
“城区附近农庄发现疑似公务车辆,请‘四风’监督员迅速到现场督查。”五一期间,通城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县交警大队等部门,借助“公车GPS定位管理系统”等对全县旅游景点、酒店、农庄、关键卡口等地实施监督,让公车私用、私车公养问题无处遁形。
“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绝不容许玷污,越是节假日,纠‘四风’越是一刻不能放松。”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统一汇总,列出清单,迅速交由有关纪检监察室调查处理,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体现震慑力度。(皮江星)